最新新聞與活動
2018-05-04 10:43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╱即時報導
 
外勞人數持續飆高,但警戒指標卻呈正向,代表外勞人數並未過量?勞動部表示,指標呈現正向,尤其薪資至少未往下走,顯示外勞對薪資影響不明顯;學者則認為,指標正向不代表外勞人數可以再大幅增加,只能推論目前外勞管控機制是好的,而且外勞增加對國內就業市場沒有負面影響。

勞動部表示,從這幾年外勞人數來看,外勞引進數量與失業率似乎已經脫勾,外勞人數雖增加,但失業率持續下降,主因是外勞從事的工作大多是國人不願做的工作。至於薪資變化,看起來國人薪資仍持續成長,並未減薪。官員說,雖然或許減少外勞引進,或許本國勞工薪資可能成長,但結果也可能是產業出走;低薪的原因很多,如目前低薪主要是服務業,但服務業並未開放外勞,可見外勞與低薪關聯仍有待驗證。

對於有人建議外勞警戒指標應訂定景氣燈號,做為外勞政策鬆緊參考,勞動部表示,目前參考的指標都是落後指標,只能看趨勢與變化,若要將警戒指標與政策連結,指標必須適度修正,涉及層面更廣。

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說,目前就業市場本來就變化不大,各項數據呈正向成長並不意外。由於目前警戒指標因採變動趨勢,觀察某一年下半年較前一年下半年數據變化,是變動的概念,主要是「防弊角度」,因此不能據以推論外勞人數可以再增加,而是目前外勞管控政策是好的,以及「去年到今年外勞人數變動趨勢,對國內就業市場沒有負面影響」。

辛炳隆表示,如果要用警戒指標數據推論是否應增加引進?或是應否訂定外勞總額?必須採絕對值概念,例如訂定本勞薪資達到幾萬元,才能再繼續引進外勞。另外如南韓做法就是用絕對值推估外勞總額,再由勞資政三方進一步討論出可以共同接受的數額。

此外,若賦予警戒指標機制與外勞政策完全連結,則指標訂定勢必要達到一定公信力,例如是否與低薪情況連結,但約束力愈大,爭議也會愈大,因此目前只能遷就政府現行統計資料訂定警戒指標,至少先慢慢累積資料,透過討論凝聚共識,才能進一步討論是否要讓警戒指標更具約束力。